11月15日,汉学家、中山大学研究员Vytis Silius博士在维尔纽斯大学孔子学院做了一场关于《孙子兵法》的讲座。在这次讲座中,V. Silius博士介绍了这本书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其最重要的思想。他概述了孙子对战争的看法,以及战争中理想的胜利是什么。这位研究者还分享了这本书的有趣之处,以及它的普遍性意义。他不仅介绍了该书的结构,还强调了该书在普遍性方面的独特之处。
首先,演讲者介绍了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有趣的是,这部作品可能是由几个人写的,但只归于孙子一人名下。然而,众所周知,这部作品写于公元前5世纪,当时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我们现有的最早的版本是公元前140-118年的《孙子》作品,它是在1972年的发掘中发现的。目前的译本主要以它为基础。
我们在阅读《孙子》时需要注意什么?Silius博士强调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是观念上的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实践和理论是不分家的,而在我们西方人看来,这两者是分开的。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文化是如何理解文化英雄的,它并不突出那些敢于打仗的人。当我们阅读《孙子》时,我们必须明白,这是一种并不推崇战争的文化,战争被看作是最后的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孙子兵法并没有阻止军事英雄主义,但试图对其进行克制。
根据演讲者的说法,阅读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核心概念(有30多个),这些概念今天仍然存在于中国文化中,如果不了解它们,根本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就像不可能理解这部著作想要表达的内容一样。
然而,Silius博士在讲座中强调,阴阳世界观也许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特征,这在阅读本书时也同样能感受到。在阴阳观里,万物没有起点,各种因素相辅相成。他通过举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观念。
当我们阅读并试图理解这部著作时,我们需要思考同时期存在的其他相互影响的著作。毕竟,《孙子兵法》中关于我们世界的术语、思想和形象与我们所说的哲学上的文化框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种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孙子与老子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
最后,演讲者回到了《孙子兵法》的书名上,他对书名的翻译—The Art of War《战争的艺术》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翻译值得商榷。在中文中,"法 "最好翻译为 "规则",或者说 "规律性"。而 "艺术 "则有点误导性,给人一种浪漫的意思。
此外,Silius博士强调,孙子兵法是一系列绝对观念,而不是一种理论。它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情况,无法预测。战争是一种政治、伦理和道德的现象。我们可以开发士兵的思维,但我们无法跟着他进入战场;我们必须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为人类做准备,这就是为什么人是这部军事著作的基石。关注的重点是统治者和士兵。
Silius最后引用了《孙子兵法》中最为人熟知的语录来结束他的演讲。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部著作的普遍性体现在它的原则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际关系、医学、外交、商业等等。任何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结果不一定是你所期望的,这需要随机应变,采取相应行动。
感谢听众,我们相信,他们领略了数千年的真理,并有机会向演讲者提问。我们期待未来有原著的最好译本,并带有语言和文化方面的解释以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