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联合国设立的中文日。中文日旨在庆祝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汉语被誉为最复杂的语言之一,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也因为文字从最初的形式到现在没有太大的变化。
为庆祝这一意义重大的日子,我们邀请了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人士聆听了一场关于汉字文化的公开讲座。
讲座由我们的合作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陆晓红博士主讲,她在过去十多年中一直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在中国为非母语人士教授汉语,并有在美国和比利时的汉语教学经验。
中国的象形文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阶层,甚至民间习俗。它们是中华文明的 "活化石"。同时,汉字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认知和价值取向。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讲者首先提到了中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仓颉,相传他是黄帝时代(约公元前2500年)的史官,中国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可以追溯到近5000年前。成书于1716年的《康熙字典》记录了总共47035个汉字。很多研究表明,今天90%的中国报纸和杂志使用的汉字只有3500个左右。
几千年来,汉字不断演变,基本的书写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阶段。
讲座继续讨论了人类生命各个阶段的象形文字及其有趣的含义。例如,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刚出生的婴儿已经是1岁了,因为其年龄是从胚胎时期开始计算的。而这个年龄有自己的术语,即虚岁。
陆博士对象形文字“始”的词源和象形文字“台”中所隐藏的含义做了有趣的解释。
接下来揭示了象形文字bāo包,shēn身,zǐ子,bǎo保,yīng婴,rén人,jià嫁,qī妻,hūn婚,nǚ女,nán男,lǎo老,shòu寿,sǐ死,zǔ祖的含义,还提到了与这些汉字相关的传统风俗和传说。
我们相信,那些对中国汉字文化感兴趣的人将在这个讲座中听到有趣和独特的信息。
我们邀请您收听讲座的英文录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_-DztLedkM&t=2s